
全国爱肝日(National protect liver day,NPLD),是在我国乙肝、丙肝、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,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,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,发动群众,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,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。
全国爱肝日时间定在每年的3月18日。今年的宣传主题为“中西医结合,逆转肝硬化”,旨在提高全社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认知,从而减少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沉重的疾病负担。
全国各地许多卫生厅局、疾病控制机构、医院、基金会、协会等机构,国家人大副委员长、卫生部长、两院院士和许多政府官员、人大政协委员、肝病专家、科普专家、歌星影星等都参加过全国爱肝日活动。爱肝护肝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有组织的健康促进活动。
认识肝脏
肝脏,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,也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。具有解毒、代谢、分泌胆汁、免疫防御、造血、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等生理功能。它本领强大,却超级能忍、没有痛感。即使肝细胞已经损坏70%,人也未必会察觉到任何不适。
分泌胆汁:帮助脂类食物的消化\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;
代谢功能:蛋白质、脂肪、激素方面;
凝血功能:凝血因子可维持人体的正常凝血功能;
解毒功能:肝脏可将有毒物质变成无毒物质排出体外;
免疫和吞噬功能:将细菌、抗原抗体复合物清除。
肝病的危害
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,然而肝病却一直是中国居民的高发病和常见病,这让中国成为了一个肝病大国。有数据统计,2020年包括慢性肝炎、脂肪肝和肝硬化在内,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可能超过4.47亿。2018年《柳叶刀》发布的报告显示,中国乙肝传染率高达5.1%-10%,约有8000万的病毒携带者,其中2000万为确诊病人。中国的脂肪肝人数更是超过2亿。《2019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》数据显示,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.9万人(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)。数据还显示,2015年全国肝癌新发病例约36.5万,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0%。肝癌已是中国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。60岁以下人群中,肝癌仍是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肿瘤。
病毒:肝炎是明确的致癌因素,90%以上的肝癌患者,合并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(HBV)。HBV阳性者肝癌发生率,高于阴性者200倍。
酒精:肝脏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,会受到毒性损伤,造成炎症坏死。长期每天饮50~70克酒精的人,就是肝癌的高危人群。
脂肪:摄入过多热量,因脂肪会在肝部堆积形成脂肪肝。这时,如果有其他疾病或药物刺激,还可能进一步导致脂肪性肝炎、肝硬化。
药物:大部分药物经肝脏代谢。长期服药胡乱搭配用药、一次过量服药,都可能影响肝功能。
霉变食物:霉变的食物中,可能含有毒物质--黄曲霉毒素,它是国际公认的Ⅰ类致癌物,只需1毫克/千克的剂量,便可诱发肝癌。
吸烟: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诱导肝脏产生更多有害的自由基,损伤肝细胞,长期吸烟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,还会干扰肝脏的药物代谢功能,使药物疗效降低。
熬夜:长期熬夜会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功能,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也会随之下降,导致有害物质在体内堆积,加重肝脏负担,进而影响肝脏健康。
护肝小贴士
合理膳食:均衡饮食,多摄入高蛋白、低脂肪、高维生素食物,如鱼肉、瘦肉、豆类、蔬菜水果,控制盐分。
戒酒戒烟:严格戒酒,避免吸烟,减轻肝脏负担。
规律作息:保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,合理安排工作休息,劳逸结合。
避免过度劳累:不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,选择散步、太极拳等轻度运动。
定期检查:定期进行肝功能、肝脏超声等检查,监测病情变化。
情绪稳定:积极面对疾病,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。
遵医嘱服药: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服药,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。
避免感染: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,避免接触传染源,如有感染症状及时就医。
让我们从今天开始,关注肝脏健康,爱护这个默默奉献的“化工厂”。通过健康饮食、适量运动、戒酒限药、规律作息和定期体检,守护我们的小心“肝”。让肝脏在我们的身体内健康运转,为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。